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18公众科学日“科学之春”主题活动落幕
2018年5月19-20日,中国科学院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在全国各地的院属科研院所同时拉开帷幕。公众科学活动即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科学院贯彻落实《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等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作为立足全院、面向全国提供科技创新支撑的图书情报机构,紧扣“科普”与“阅读”使命,开展了10余场以“科学之春”为主题的科学讲座、科普书展、科技展览、互动体验等的公众科学日活动,旨在引导广大青少年及家长和社会公众思考科学、阅读经典。
“科学之春”主题活动分为“春之希望”、“春之畅想”、“正当春时”和“春之回望”四个部分。
“春之希望”寓意青少年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春天的蓬勃朝气,是未来的希望。“春之希望”主要针对青少年及其家长,开展科普阅读、科学讲座活动,助力青少年在春天阅读书籍、收获知识、播种希望。5月19日上午,中国南水北调报编辑部主任张存有导读了《李小睿和水仙子·南水奇游记》,为100余位青少年及家长讲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和许多非常有趣的小知识、小细节,高潮迭起的演讲和互动环节激发了青少年的强烈兴趣和高涨情绪。紧接着,飓风社资深童书编辑喻寒菊与近100位青少年及家长共读日本人气儿童文学作品《黑猫鲁道夫》,《黑猫鲁道夫》以猫的视角讲述了一部精彩的流浪猫传奇,诠释成长的意义和友谊的珍贵。5月20日上午,全国优秀少儿报刊《小读者》主编刘纳新面向家长讲解了如何帮助孩子阅读大部头经典童书,从而帮助孩子更加耐心、高效地阅读经典、汲取智慧。
(《李小睿和水仙子.南水奇游记》导读)
“春之畅想”源于春天给予人们万物复苏、令人遐想的魅力和拥抱自然、探索世界的勇气。“春之畅想”针对青少年及其他广大社会公众开展“连万物、接地气”的科学阅读与科学探索活动。5月19日下午,《科学世界》杂志副主编、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阅读推广人史军导读“一粒种子的旅程”植物系列图书《向日葵》、《牵牛花》和《蒲公英》,带领青少年观察植物生长的轨迹,探索世间万物的奥秘。紧接着,兼具责编与旅行和美食爱好者身份的香港中文大学文学硕士张羲以场景描绘的形式和青少年一起“书眼看世界”,带上好奇心和想象力去探索自然的环境、城市的建筑和存在于客观世界上的各种东西。
“正当春时”取“值美好春光景 逢公众科学日”之意,为广大青少年及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与科学亲密接触、零距离交流的机会。5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潘永信与200余位青少年及家长一起进行了一次神奇的“地磁场之旅”,探索地磁场与生物之间的奥秘。潘院士耐心、细致地解疑答惑,引导并激发着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在听取科学报告之余,青少年们又把目光转移到了位于文献情报中心大楼西门二层平台的科普书展,书展展示了飓风社、爱心树童书出版社、《小读者》杂志社、水利出版社等的青少文学、科普、文化类图书,吸引了一波又一波青少年的驻足围观。
(科学人讲坛—地磁场之旅)
(科普书展现场)
“春之回望”的设计源于对“人生百年,弹指一挥间”的体验,源于对“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不曾停下脚步”的感悟。回望过去,让科学成就在今春重现光芒,让科学人生在今春重焕光彩。5月19日,覆盖古今中外的“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展”和“中外重大科技创新进展2017”同时开展。院士风采展是通过院士语录、成就概览和个人照片等向公众扼要展示33位院士的精彩人生,希望青少年及广大社会公众能够由此走近院士,获得智慧和启迪。“古代数学展”由文献情报中心从古籍馆藏中挑选展品并制作互动教具,展品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等数学著作,互动教具如古典连环、七巧板、鲁班锁等。本场展览以互动、体验为亮点,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和家长的热情参与。“中外重大科技创新进展2017”是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一年一度的“保留曲目”,通过援引《自然》、《科学》等对中外重大科技创新进展的年终盘点,回顾过去一年世界主要科技进展,引导公众感知世界科学技术的突破。
(中国古代数学成就展现场)
(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展)
(中外重大科技创新进展2017)
为期两天的公众科学日活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共接待读者累计600余人,其中有不少家长不辞辛苦驱车2小时领着孩子参加活动,更有从昆明搭乘火车来京参加活动的热情观众。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作为国家级科学图书馆,公众科学日活动是其履行创新支撑、科学普及、社会教育职能的体现。本届“科学之春”主题公众科学日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主办,得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