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院史回眸 | 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研究生院

一、试招1977级研究生

 “文化大革命”过后,国家开始调整政策。1977年9月5日,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大学和北京各研究所在培养研究人才方面的作用,我院拟委托中国科技大学在北京设立研究生院。暂定规模一千人。由科技大学负责基础课教学,有关研究所教授专业理论和指导专业研究工作。”9月10日,中国科学院又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招收研究生的请示报告》,提出了在教育部有关招收培养研究生的条例下达之前,中国科学院关于研究生工作的一些具体的办法,包括研究生的招生条件、录取方法、生活待遇、培养目标、学制及分配等。中央于9月15日批准了第一个报告,于10月初批准了第二个报告,决定在中国科学院所属的研究所和大学率先恢复招收研究生的制度。

1977年9月下旬,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严济慈副院长为组长,包括钱三强副院长、叶笃正副院长在内的招生领导小组,并于不久后在人事局教育处设立招生办公室,开始部署试招1977级研究生工作。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培养科研人才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在京成立》和《为办好研究生院而竭尽全力》两文,向外界发布了中国科学院成立研究生院的消息和研究生的报考条件,号召“有志于科学研究工作、适合报考条件的青年,踊跃报考研究生”,“各部门、各单位为了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事业,为了赶超世界先进科学水平,主动推荐和帮助挑选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人才,共同做好研究生的招收和培养工作"。消息发出后,反响极为热烈,在两个月内,中国科学院就已先后收到要求报考研究生的来信6500多封,其中200多封来信还附有报考人员的科研成果或学术译著。“还有很多是推荐信,有领导推荐群众、老师推荐学生、师傅推荐徒弟,以及同志之间互相推荐的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科学院决定增加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人数,并大幅增加报考专业个数,还从各研究所抽调了62人,分赴全国各主要省市进行宣传、解释、疏通渠道、了解报考情况等工作。招生采取自愿报名、由2-3名著名科学家推荐、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择优录取。因业务方面已有著名科学家的推荐,考试的内容主要为外语。因为高度重视,招生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1977年11月3日,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联合发出1977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这标志着中断了十多年的研究生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得以恢复。据时任教育处处长的马先一回忆,中国科学院一共录取了170名1977级研究生(其中包括于1977年分立出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双重领导单位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的少量研究生),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严济慈、钱三强、叶笃正等亲自面试的。

二、招收1978届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试招了一批1977级的研究生之后,于1978年1月下旬与教育部联名在《人民日报》发布消息,决定把中国科学院和各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报名、考试办法统一起来,并将1977年、1978年两年招收研究生的工作合并进行,统称为1978届研究生。

1978年研究生的报名日期为3月1日至3月31日,5月进行统一考试。7月,中国科学院结束招收研究生的初试工作,在14000余名考生中有2444人取得复试资格;接着对这些考生进行复试、政治审查等工作;然后由有关研究所的研究室党支部、导师或指导小组共同研究,择优提出录取名单;再经有关研究所党委逐个审定通过;最后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和由副院长严济慈、副秘书长李苏负责的“录取审查小组”批准。由钱三强、贝时璋、王应睐、王大珩、钱人元、吴文俊、朱洪元、叶笃正、黄昆等著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尤其重视业务能力,有的同学政治成绩略低,但总成绩合格,数学、化学或其他某门学科的成绩非常突出,他们主张把这样的学生作为特殊人才破格录取;还有的同学成绩突出,但政审不合格,招生办还特意派人去相关单位调查,对冤案予以澄清后再行录取。考虑到由于“文化大革命”的耽搁,社会上已积攒了一大批优秀青年,招生领导小组决定,可以根据成绩多录取一些。1978年中国科学院共招收研究生1015人,其中130名选派作为专攻外国语的出国留学预备人员。

三、无专职教授的“板房学府”

1977级、1978级研究生被统称为1978届研究生,于1978年11月14日举行开学典礼。典礼由研究生院副院长钱志道主特,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李昌发表了讲话。参加典礼的有约500名老年和中青年科学家导师和1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

在成立之初,研究生院把自己定位为与中国科学院京区各研究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一所学校,其主要任务是承担京区各所研究生的基础课教学。虽然从别的地方调一些专职教师来并不是特别困难,但有关领导认为,研究生院应实行“全院办校,所校结合”的方针,并“立足研究所,面向世界”。严济慈院长更是反复强调,“要建设一座无教授的高等学府”,意思是说,科学院办研究生院要请国内外更多更好的一流教授、学者来给研究生开课,要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研究生院请来众多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兼课。例如,请彭桓武讲授理论物理,黄昆讲授固体物理,谈镐生讲授流体力学,邹承鲁讲授分子生物学,刘东生讲授近代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学,关肇直讲授现代控制论,吴文俊讲授机器证明,陆启铿讲授微分几何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等等。这些科学大家深入浅出、行云流水般的讲授,给同学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中国科学院还请了许多国外的知名学者,尤其是著名华裔科学家来研究生院系统授课。例如,

1979年4月2日至5月18日 · 李政道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李政道教授来讲授“粒子物理”、“统计力学”;

1980年1月12-17日· 吴大俊邀请美国哈佛大学吴大俊教授来讲授“积分方程”、“三维二体”;

1980年4月8日至5月2日 · 陆光祖邀请美国阿贡实验室陆光祖研究员来讲授“气体激光物理”;

1980年5月8日至7月4日 · 格里菲斯邀请美国哈佛大学格里菲斯教授来讲授“变分学”、“力学”和“微分几何”;

1980年8月1日至9月12日· 陈树柏邀请美国加州圣克拉勒大学陈树柏教授来讲授“电路网络”、“拓扑学”;

1980年8月31日至9月10日· 叶楷邀请美国密西根大学叶楷教授来讲授“光纤维通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1年5月4日至7月22日 · 易家训、梅强中、吴耀祖邀请美国密西根大学易家训教授、麻省理工学院梅强中教授、加州理工学院吴耀祖教授来举办“力学的应用数学”暑期讲习班;

1981年10月4日至11月4日 · 范诺邀请美国科学院院士、芝加哥大学范诺教授来讲授“原子碰撞”、“量子统计”。

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李政道的课程。1979年4-5月,他一共来研究生院讲课111小时,前来听课的总计有900多人(其中300多人兼听两门课),除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外,还有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80多个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和工业部门的38个研究单位的教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因人数太多,不得不安排到北京科学会堂去讲,并凭票人座。李政道在美国一般每年只讲课28-30小时,这次讲学相当于他在美国三年的授课量,对我国理论物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高级研究人员也都来听课了,像李政道教授在西南联大时期的同学叶铭汉、陆祖荫,甚至联大时的老师赵忠尧、张文裕及朱洪元、胡宁等老一辈物理学家。


1979年,李政道教授(前排左2)应中国科学院之邀来华讲学时与严济慈(前排左1)、钱三强(前排右2)、赵忠尧(前排右1)等著名物理学家合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统计,截至1981年底,研究生院共聘请了21位国外著名学者来院讲学,他们和众多国内著名科学家一道,共为研究生院开设了152门课程。其师资之强,在当时的国内高校可谓一时无二。

虽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在当时研究生院的办学条件却是非常简陋。它在北京林学院的主体部分仅有一栋8000平方米的教学楼,第一、二两层做教室,第三、四、五层做宿舍,教师备课、干部办公、师生做实验不得不在临时搭建的几十栋木板房中进行,以至于大家都称它为“板房学院”。但遭逢时代巨变、获得了难得的求学机会的莘莘学子仍是勤奋认真,学术气氛十分高涨。1979年李政道到此参观时,见景生情,立即联想起了他年轻时就读过的西南联大。他对研究生们说:

“这房子很像我们西南联大的房子,当时物质条件很差,我们住的是草房,十五六个人一间……我们从来没因为仪器少、设备不好,就感到比别人差。杨振宁、朱光亚、唐敖庆和我等等,都是在那里培养出来的。重要的是人,不是物质条件。仪器设备都是人造的,只要大家肯学习,把基础打好,把人培养出来,就可以创造一切。”

他的这番话,给当时的研究生院师生以很大的鼓舞。 

参考文献:

[1]张藜等.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熊卫民.中国科学院教育史上的几件大事——马先一教授访谈录[J].中国科技史杂志,2009,30(02):165-179.

[3]柳怀祖.李政道和CUSPEA:他改变了中国一代精英的命运[J].科学,2021,73(06):1-7+64.

上一条:院史回眸 | 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制度的确立
下一条:院史回眸 | “科学的春天”: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