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初筹建中国科学院学部时,曾有过直接实行院士制的考虑。由于种种原因,几十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称号未曾实行,直到1993年10月,国务院第十一次常务会议才决定,将中科院学部委员改称中科院院士。
一、学部委员作为院士制度的一种过渡
1954年10月13日,中科院的苏联总顾问柯夫达向郭沫若院长建议:“没有院士,是不能称其为科学院的,只是各个研究所的联合行政组织。”建议很快被郭沫若采纳,并向当时分管中科院工作的副总理陈毅汇报,得到了陈毅的赞成。
但鉴于当时多方面情况,1955年成立学部时,中央还是决定分两步走,即先遴选学部委员,待合适时再实行院士制。当时学部委员只是一种工作称号,不是荣誉称号,更多地行使学术领导的职责,与院士制度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
郭沫若在1955年6月1日学部成立大会的开幕词中曾说:“学部的成立为中国科学院进一步建立院士制度准备了条件”。第二天上午,郭沫若又再次强调:“发扬科学民主最好的形式,就是院士制度。”
在首届学部大会闭幕的第二天,中科院召开学部联席会议。陈毅副总理也提到了“要搞院士制度。”
1957年5月23日—30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大会增聘了21名学部委员,这次增聘主要考虑人选的学术水平,淡化了政治标准。同时,此次选聘还贯彻了“宁缺毋滥”原则,最终从120多人中选出21人。经过这次增聘,学部委员虽然名义上还是工作称号,但在性质上已经开始朝着具有学术荣誉性的院士称号演变。
1957年中国科学院第二次学部委员大会(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学部)
二、学部委员从工作称号向荣誉称号转变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科院学部在1967年1月被撤销。1979年1月15日,中央批准恢复学部活动。随后,中科院启动学部委员增选工作,并取消了哲学社会科学学部。
1979年,出任中国社科院首任院长的胡乔木也主张建立院士制度。1年后,在胡乔木和时任中科院院长、国家科委主任方毅的推动下,中科院、社科院和国家科委联合进行了院士制度筹备工作。钱三强负责草拟的《关于设置科学院院士制度的建议》提出,院士制度与学部委员制度并行,院士没有任期限制,而学部委员有任期。
198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中科院与中国社科院建立院士制度,明确提出“院士是我国最高的学术荣誉称号”。学部委员作为工作称号以及院士作为最高荣誉等内容也写进了1981年的《中国科学院试行章程》草案之中。
在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和调整下,1980年11月,中科院历史上第一次通过较为严密的制度化民主遴选程序,自主选举了学部委员283名。
与前两次增聘相比,这次增补在强调成就、贡献和学术水平的同时,更淡化了人选的政治标准,提高了人选产生的程序化和民主化程度,使学部委员的性质向院士称号更近了一步。
1981年5月,新当选的全部14名女学部委员在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期间合影,左起:叶叔华、李林、沈天慧、郝诒纯、何泽慧、池际尚、谢希德、王承书、黄量、蒋丽金、高小霞、李敏华、林兰英、陈茹玉(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学部)
1983年冬,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学部委员大会由中科院的最高决策机构变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学部委员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荣誉称号予以保留”。学部委员的职权被荣誉置换。从此,学部委员与院士的区别只是名称上的不同。
1984年12月,中央书记处明确提出“可考虑将科学院学部委员改为院士”,并决定由国家科委牵头,会同中科院、中国社科院等提出方案,报中央批准。
三、院士制度的最终确立
1988年3月,胡克实等41名人大代表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建议建立院士制度。11月8日,这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该提案,认为“目前世界上苏、英、美、法、日、印度等国家都实行院士制度,大多已有百余年历史”“在我国实行院士制度,对于推动全民族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这才终于促使中科院把建立院士制度提上议程。
与此同时,增选工作也在继续。1990年,原中科院副院长钱三强向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建议恢复增选学部委员,使学部委员年轻化。1991年10月,在更严格的“差额选举”下,新一批学部委员在“得票数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规定中产生,共210名,为学部委员最后过渡到院士进一步增加了筹码。
1992年4月20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这次大会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章程(试行)》,该章程规定增选学部委员和外籍学部委员每两年进行一次,此后学部委员增选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为日后正式建立院士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2年4月,第六次学部委员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左起:学部委员闵恩泽、钱令希、高景德、黄昆、孙鸿烈、宋健、林兰英、周光召、吴阶平、严东生、吴文俊、黄维垣、师昌绪、邹承鲁、王德宝、李振声、张炳熹。另有学部委员涂光炽、谢希德未出席。(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学部)
最终,1993年,在筹备中国工程院的过程中,科学家明确提出:“从目前我国科技实力和对外影响方面情况看,学部委员改称院士,条件已经成熟,时机是有利的,而且这也是长期以来全国科技界的普遍呼声。”
199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中科院学部委员改称中科院院士。1994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议批准了这一决定。同月,中科院也随即向全体学部委员发出通知,学部委员到院士的过渡终于完成。
1994年6月3日至8日,由学部委员会大会改称的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举行,标志着中科院院士制度的建立。此后,学部作为国家最高咨询机构的定位、每两年召开一次的院士大会是中科院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等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四、小结
国务院的决定,正是反映了我国科技界的心愿,体现了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优秀人才的迅速成长。
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历经了几十年风雨,广大科学家始终与国家的科技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一个称谓的变化不仅意味着荣誉的最终回归,也是院士制度逐渐走向荣誉的见证。
参考文献:
1.甘晓.从学部委员到院士:院士制度走向荣誉.科学网,2015-06-03.
2.王扬宗.学部委员改称院士的曲折过程[N].中国科学报,2014-05-23.
3.国务院决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J].中国科技产业月刊,1994,(02):31.
4.张玉台,何仁甫.蓬勃发展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4,(04):299-302.
5.张志会.1990年中科院学部委员增选的恢复.中科院之声, 201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