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直接领导下,我国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发展科学技术的长期规划,它对我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我国科学事业开创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参与12年科技规划的亲历者甚多,本文选取了武衡、何祚庥、施雅风等3位学部委员回忆文章中的点滴片段,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那段难忘的经历。
01 武衡:参与12年科技规划工作
1956年1月31日,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召开了有中国科学院、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高等学校领导人和科技人员参加的动员大会。会上宣布成立以范长江为组长的科学规划10人小组,我被指定为成员之一。从1956年1月开始,就以全部精力投入了12年科技规划工作,到8月份规划草案制定完成为止。
周恩来提出12年科学规划的要求是:“这个规划的出发点是要按照需要与可能把世界科学最先进成就尽可能迅速地介绍到我国来,把我国科学事业最短缺而又急需的门类尽可能迅速地补足起来。根据世界科学已有的成就来安排和规划我们的工作。争取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末使我国最急需的科学部门能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就是我们制定规划的指导思想。
1956年2月科学规划10人小组根据周恩来的指示,讨论和提出进行工作的意见报告党中央。中央《指示》如下:
一、规划应照顾到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两个部分的力量的合理比列,因此规划的内容应包括:
(一)培养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能独立地解决我国现代化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国防、卫生等和其他各个部门的技术问题的专家;(二)发展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培养一定数量的接近现代化先进水平的科学家;(三)在教育事业、文化艺术事业方面要培养出足以满足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专家;(四)大力培养在社会科学各部门和哲学各部门的专家。
二、在规划中,必须特别注意补足我国现在还没有基础或基础极差而为今后所必需的科学上的“缺门”。同时对于我国基础较好的科学部门,也必须注意进一步提高,帮助他们做出突出的重大贡献。
三、规划还应提出加强研究机构,向苏联和其他国家学习,总结本国经验等具体措施。
规划10人小组根据《指示》,决定规划工作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要求中国科学院、各产业部门、高等教育部分别提出本部门的规划草案,于2月底以前完成。第二阶段从3月份起,以科学院数理化学部、生物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为基础,集中全国600多位科学家按照“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对各部门的规划进行综合和审查。经过6个月的努力,于8月份完成了“规划草案”。在编制期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接见了全体参加规划的科学家。8月下旬由陈毅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扩大会议,对“规划草案”进行总结性讨论,并通过了“关于科学规划工作向中央的报告”,从而完成了科学规划任务。
1956年6月14日,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副总理与参加制定12年科技规划的学部委员和科学家在一起(图片来源于中科院学部)
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宏大,涉及的科学技术范围很广,规划包括的时间长达12年。“规划”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兼顾长远的发展;既要密切结合生产建设的实际,又要注意必要的理论储备;既要全面安排各行各业提出的科研任务,又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既要认真考虑安排科研项目,又要注意大力培养新生力量;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又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成就与经验,充分利用可能的外援与国际合作,......等等。对于这一系列的相互关系问题,必须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得到妥善的解决。
在制定全国12年规划之前,中国科学院已由4个学部制定了学科规划,各部门也按照要求提出部门的规划。在聂荣臻副总理主持下,还由航空工业委员会、人民解放军总参装备计划部和国防工业部门草拟了武器装备规划。这些规划草案有的是按学科发展制定的,有的是按任务提出的。由于各部门所处的位置不同,接触的实际不同,掌握的资料各异,学术水平参差不齐,表达的方式各异,要把各个规划草案揉成一个全国性的规划,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有经常反复讨论,热烈争辩,才能取得比较一致的、各方面都能接受的意见。然后指定少数人起草,草拟后再经过多次讨论、多次修改才能定稿。制定规划的过程,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的实践过程,对每个人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和提高。
02何祚庥:钱学森与12年科技规划
1956年2月,毛泽东主席与钱学森(左)亲切交谈(图片来源于中科院学部)
12年科技规划所涉及的科学领域广泛,收到了很多来自科技界的建议。怎样从这浩如烟海,头绪纷繁的多种多样的建议里面理出一个纲?这样的任务便交给了当时由12位科学家组成的综合组,负责评价、裁决、选择、推荐,确定并综合各方面的建议,最终决策。当时,由海外归来、学识渊博的钱学森担任综合组的组长。有幸的是,当时我曾参与做一些文字整理工作,前后达半年之久,得聆学森同志许多教诲,并目睹了怎样从科学技术的海洋中理出一个《纲要》。
发展科学技术12年规划的主要成就除制定了56项重大研究任务以外,最重要的是确定了4项(又称为6项,其中包括当时未公开的两项国防任务)紧急措施,即原子能、导弹、电子计算机、半导体、无线电学和自动化技术。为什么会挑选出这6个项目?钱学森在其中可以说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现在的眼界来看,这6个项目确是科技发展全局的关键点或生长点。但是在当时却并不那么显然,而且还有不少争议。譬如,从国防角度看,中国的空防应重点发展导弹还是空防飞机,就有不少争议,甚至导弹这一国防技术在当时也不为很多人所熟知。早在1955—1956年,苏联的人造卫星并没有上天,洲际导弹的技术也没有获得成功,导弹能否成为国防技术的现实,也没有得到公认。而中国又是一个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中国有没有能力去发展这种技术,中国会不会犯战略决策上的错误,就成为疑问。
钱学森力排众议,他认为:中国应该发展导弹。其理由是,无论是从攻击或防御的角度来看,导弹性能将比飞机优越,因为导弹比飞机有更高的马赫数(即速度更快)。尤为重要的是:掌握或开拓导弹或火箭技术并不见得比飞机更难。因为导弹所用的材料是一次性的,飞机材料却要求能多次使用,这样,在燃烧、发动机以及结构材料上都有特殊的要求。发展导弹技术可以暂时不去解决这些需要长期经验积累才能解决的技术上的难题。发展导弹技术唯一要解决的难题是制导问题,这在短期内易于突破……钱学森这一具有真知灼见的分析自然为很多同志所接受。于是,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就此确定。
在钱学森同志的主持下,当时的综合规划组曾逐项地讨论过56项重大科研任务。在讨论这些项目的过程中,钱学森除了从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需要的角度来审定这些项目的指导思想以外,他总是从现代科学可能的发展前景,向这些项目的倡议者或草拟者提出,请他们注意现代物理和化学的成就对解决这些重大科研任务的作用和影响。这就使得这些科学研究项目的制定能看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
03施雅风:12年科技规划与地理科学的发展
12年科技规划不仅影响了全国的地学研究工作,也影响了全国院校地学专业的设置。在我比较熟悉的科学院内,远景规划推动了一些地学领域新研究机构的建立。我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件事:
把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建为海洋研究所,建制归地学部,增加了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研究部门,购置海洋考察船,承担近海海洋考察任务。后来鉴于南海海域的特殊性,另外筹建了南海海洋所,负责南海考察。
为配合原子能事业发展的需要,地质研究所积极开展铀矿的勘察寻找工作,并建立了同位素实验室,以后这个实验室发展成为地球化学研究所。另外,在兰州建立了兰州地质研究室,主要承担石油地质研究任务,后来这个室扩大为所。
地球物理所的地震研究工作在执行远景规划期间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建立起监测全国地震的地震台站网,逐步开展高空物理研究,为以后卫星研究和上天创造条件。
地理所主持的中国自然区划研究,联合地球物理所、土壤所、植物所、动物所、地质部水文工程地质局等完成了全国综合自然规划、地貌、气候、水文、水文地质、土壤、植物和动物等多种区划,组织了国内很多同行参加工作。
地理方面还设置了广州与长春两个区域地理研究机构。1957年还确定了在南京发展湖泊研究的任务。土壤方面,根据水利和农业发展的需要,一次要来100名大学生,开展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的土壤调查,由熊毅先生负责,席承藩先生协助,在北京组建了科学院土壤队,这个队后来并入了土壤所。
在12年远景规划之后,1962、1978年还制定过科学发展远景规划。1962年的规划工作我没有参加,1978年的基础研究规划我参加了。两次规划都起了相当的作用,但后面的规划显然没有12年远景规划取得的成就辉煌。主要原因可能是制定12年规划是从无到有,领导强,花的力气大,工作深入,执行措施也有力。
参考文献:
1.武衡.充实而有意义的三年(下)——制订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03):277-282.
2.何祚庥.何祚庥:钱学森与十二年科学规划[N].科学时报,2011-9-15.
3.施雅风.施雅风口述自传[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