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1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召开学部成立大会。6月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国务院命令,公布了首批233位学部委员名单,新中国首批学部委员正式诞生了。
1955年6月学部委员们踊跃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学部)
一、学部委员产生的组织程序和遴选标准
1954年1月28日,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在政务院第204次政务会议上作了《关于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提出:
关于中国科学院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的报告
“在院务会议下成立秘书处,遴选科学家若干名充任秘书,成为院务会议在学术领导方面的有力助手。院对各研究所分学部领导,拟暂分为物理学数学化学部、技术科学部、生物学地学部、社会科学部等四个学部;各个学部由所属各所所长及院内有关专家组织学部委员会;学部委员会只管学术领导,不管行政事务。”
此后,成立学部之事便进行积极酝酿和筹备。
1954年1月30日,院务常务会议通过了学部领导名单,郭沫若院长和竺可桢、吴有训副院长等出任学部主任。钱三强领导新成立的学术秘书处,承担选聘学部委员的具体工作。中科院党组全面领导学部委员的选聘工作。
1954年3月6日,秘书处召开第一次处务会议,第一项工作就是讨论学部的筹备工作。1954年4月,各学部筹委会召开会议,研究了各学部的学部委员的选择标准、名额分配和学科划分、征询对象的范围等问题。5月7日,钱三强召集秘书处会议,进一步研究确定了学部委员的入选资格的3条标准:
(1)学术成就;
(2)在推动中国科学事业方面的贡献;
(3)忠于人民的事业。
会议还拟定各学部委员的名额。5月11日,郭沫若、张稼夫、李四光、竺可桢等出席学部座谈会,就上述入选资格达成了一致意见。
二、学部委员产生的过程
学部委员名单的产生最初采取了两种方法:在自然科学方而,决定以郭沫若院长的名义致函有关专家,商请推荐学部委员人选;在社会科学方面,则在对部分社会科学家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委托学部主任、学术秘书拟出初步名单。
6月19日,秘书处会议决定分为地学、动植物学、医学和基础医学、农林、矿冶、化学及化工、土木建筑(含大地测量)及水利、机械、电机、数学及力学、物理学共11组学科,分别推荐学部委员人选。
7月初,中科院以郭沫若院长的名义向全国各有关领域、有关部门的科学家发出空白推荐信,共645封。至1954年11月,共收到527封回复,提名665人。在汇总各学部拟定的学部委员名单后,提出了165人的学部委员名单草案,提交到11月11日的院务常务会议讨论。这个初次名单中,数理化学部委员31人,生物学地学57人,技术科学35人,社会科学42人,总数为165人。参加这次院常务会议的竺可桢副院长当日记载:“前三者以票选,大概占1/4票数者入选,但亦不尽然,如农学俞大绂、土壤陈华癸均未当选。医农工,与企业部门接洽,改变较大。社会科学完全以协商方式。”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各学科学部委员的得票率大致在1/4以上就有望进入学部委员之列,但少数推荐票较多的科学家由于政治、历史问题的审査未获通过而落选。技术科学部推荐票极为分散,得票最多者的得票率也才10%,无法由推荐产生,而是由中国科学院与中央重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建筑工业部、水利部等有关部委领导协商出30余人的委员名单。医学、农学方面的委员名单,在与卫生部、农业部分别协商后改动较大。至1954年11月底,中科院党组向上呈报了177人的初步名单。从1954年底到1955年初,在征求和吸收各有关部委和省市等方面对被推荐人的政治历史问题审查和学术方面的意见过程中,学部委员的名单不断变动和扩大。直到1955年5月15日,院党组最后向国务院报送了235人的学部委员名单。
1955年5月3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2次会议批准了《中国科学院关于筹组学部的经过及召开学部大会的报告》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名单》,学部委员最终获批233人。
三、学部委员的组成与基本情况
233位学部委员在各学部的分布如下表:
学院名称 | 人数 | 主任 | 副主任 |
物理学数学 化学部 |
48 | 吴有训 |
庄长恭 华罗庚 恽子强 |
生物地学部 | 84 | 竺可桢 |
许杰 陈凤桐 童第周 黄汲清 |
技术科学部 | 40 | 严济慈 |
茅以升 赵飞克 |
哲学社会科学部 | 61 | 郭沫若 | 潘梓年 |
1955年6月物理学数学化学部选举本学部常务委员会成员(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学部)
从自然科学方面三个学部的172名委员所受教育来看,其中留美的77人,留欧的59人,留日的7人,总人数共143人,主要来源为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未出国留学,仅受国内教育的共29人。
在172位学部委员中,获博士学位的有121人,获硕士学位有22人,获学士学位有25人,只有5人无学位,一位是自学成才的华罗庚,另一位是大学入党后退学参加革命的李强,再三位是承淡安、叶桔泉、萧龙友,都是中医。总的来看,学部委员所受自然科学训练是较高的。
不仅如此,学部委员的总体科学水平也是较高的,特别是在中国发展水平较高的学科。
原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当时在大陆的有58人(包括社会科学部分)。中科院党组对这批人也做了专门的讨论。最早拟聘为学部委员的是43人,最后被聘人员有所变动和增加,达到46人。没有聘为学部委员的原中央研究院院士有姜立夫、翁文灏、胡先骕、李宗恩、吴定良、余嘉锡、张元济、顾颉刚、周鲠生、钱端升、陈达、柳诒徵。其中张元济已卧床不起,柳诒徵退休定居上海。其余除翁文灏外均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任职。
此外,在233位学部委员中,社会科学部委员中,中共党员共27人,在自然科学部分三个学部的委员中,中共党员共13人。其中50年代入党的有涂治、陶亨咸、钱三强、黄家驷。参加党的地下工作的有李文采、吴征镒。来自延安的干部有恽子强、沈其震、武衡、陈凤桐、李强、赵飞克、钱志道。在这13人当中,获博士学位有5人,硕士学位2人,学士学位5人,1人大学肄业。从其教育背景看还是不低的。
四、小结
新中国首批学部委员的产生没有经过严格的投票程序,在遴选标准上除了前文提到的3条标准,还综合考虑了政治、历史、学科、部门及地区间的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学部委员名单的产生也是在不断征求意见和协商过程中完成的。这样的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学部委员的性质决定的。在院党组书记张稼夫看来,学部委员只是一种工作称号,不是荣誉称号,与院士制度还是存在较大区别的。这也是与当时学部委员需要承担中科院乃至全国科学技术的学术领导工作使命相适应的。
总体来说,首批学部委员代表了当时新中国最高学术水平,其中许多当选学部委员的科学家均是各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们为推动新中国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以及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值得历史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1.王扬宗.1955年第一批学部委员的选聘.中国科学报,2014-05-09 第19版.
2.洪文军.新中国的第一批学部委员.纵横,1998(07):25-30.
3.甘晓.从学部委员到院士:院士制度走向荣誉.中国科学报,2015-06-02.
4.王扬宗.从学部委员到院士制度.科学文化评论,2015,12(03):69-84.
5.宋振能.中国科学院学部历史概况.中国科学院院刊,1990(03):273-280.
6. 李真真.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筹备与建立.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04):40-50.